近日,巴拿马政府以“违反法律程序”为由,对香港长和集团旗下的港口运营公司发起诉讼,并威胁收回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端的克里斯托瓦尔港与巴尔博亚港经营权。
这一事件恰逢中企提出接盘长和港口资产的关键时刻,而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的强硬表态与背后的美国军事部署动作,让外界嗅到了浓烈的政治博弈气息,这一动作背后,美国的身影若隐若现。
突如其来的法律战
巴拿马,这个弹丸之地,突然朝着一家香港公司,准确地说,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和,亮出了“法律之剑”。
没人预料得到,国家审计署会毫无征兆地一纸诉状递到最高法院,直指长和在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合同续签上“程序违法”,要求当场废除协议,而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商业纠纷。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旋即公开表态,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一旦法院裁决合同无效,政府就要直接收回港口。
他还加码一句,几乎是定下调子,“我看不到合同继续执行的可能性”,这话听着,哪像是尊重司法程序,分明是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行动纲领。
这场突袭,真正的导火索并非合同里的某个条款,而是一笔几乎板上钉钉的跨国买卖,就在前不久,长和公司正筹划出售它全球的港口资产,其中就包括扼守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和太平洋两端的关键码头。
买家则是一个由美国资本牵头的财团,这笔交易,显然触动了中方的神经,巴拿马运河,可是全球贸易的“咽喉要道”。
若港口控制权完全落入美国势力手中,那无异于将一条贸易生命线拱手让人,未来中国船只的通行效率、甚至国家安全,都可能面临不确定性。
从商业交易到政治风暴
中方的反应够快,也够务实,一边是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另一边,一个替代方案也摆上了桌面,中国企业加入这个美国财团,共同出资收购。
中方诉求非常明确,对于巴拿马这两个战略性港口,中资必须拥有否决权,或至少是同等的话语权,这个提议,既不搅黄交易,也照顾了各方利益。
据说,长和方面当时也表现出合作意愿,考虑邀请大陆投资者入局,原本,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甚至共赢的局面似乎正在逐渐成形。
但谁能想到,谈判桌上合作的气氛还没散尽,巴拿马就直接掀了桌子,就在中方提出联合收购方案还不到一周,一场针对长和的“法律围剿”便火速展开,这时间点,是不是太过“凑巧”了些?让人很难不将两件事关联起来。
“合同续签程序违法”,完美成了此次行动的借口,长和公司虽然一再澄清所有流程都合法透明,但当巴拿马总统亲自下场,给出如此强硬的定调,这些辩解就显得苍白无力,像极了百口莫辩的哑巴。
那么这番操作的真正目标到底是谁,答案其实不言自明,如果由美国财团直接收购长和的港口资产,那必然会面临来自中方的审查与反对,而现在,巴拿马政府亲自出马,以主权国家的姿态,强行收回港口。
这其中的妙处就在于,通过宣布合同无效,巴拿马不仅可以巧妙地避开巨额的违约赔偿金,还能将港口“干干净净”地拿到自己手里。
可收回之后呢,穆利诺总统的“公私合营”方案,这不正好为美国资本的顺利入场,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而最终港口还是会落到美国人手中,只是形式上变成了巴拿马的“内部事务”。
如此一来,中国即便再不满,也很难直接干预一个主权国家的“司法判决”,这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戏码,设计得不可谓不精巧。
它精准地利用私营企业长和作为挡箭牌,成功避免了与中国直接的政治冲突,但演得太急了,反倒露出了背后的导演。
美国阴影下巴拿马的选择
这不是巴拿马第一次展现其“选边站队”的决心,就在不久前,该国同样是在美国的施压下,宣布终止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如今故技重施,只是手法更为隐蔽。
这种将国家信誉与国际契约精神,随随便便当成政治筹码的行为,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巴拿马或许自认为,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就能换来一时的安全与利益。
可它似乎忘记了,当一个国家主动将自己定位为棋子时,也就失去了作为棋手的资格,特朗普政府对这两个港口的兴趣,恐怕只是个开始。
他们的胃口,瞄准的是对整条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穆利诺政府此刻看似主动的献媚,更像是引狼入室,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商业信誉,最终损害的将是巴拿马自己的长远发展。
一个连白纸黑字的合同都可以随时撕毁的国家,未来还能吸引哪些国际投资者,而对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赤裸裸的挑衅。
精心设计的合作方案被弃如敝屣,商业利益与战略关切一同受损,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冰冷而清晰,在这里,美国的规则才是规则。
不过,巴拿马和它背后那位或许低估了一件事,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一条运河就能锁住一个大国的时代。
就在巴拿马忙着上演“港口回收”大戏时,另一条贯穿南美大陆的战略通道,已在悄然布局,中国与巴西等国推动的“两洋铁路”项目,正是应对此类风险的深远谋划。
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将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货物可以经由秘鲁的钱凯港等枢纽,直接出海,它将创造出一条完全绕开巴拿马运河的全新贸易动脉,一条由中国深度参与、更加自主可控的路线。
这不仅仅是一个备用方案,更是一种战略再平衡,如果巴拿马运河的通道变得不再可靠,那么中国庞大的货运量,完全可以选择新的路径,巴拿马的“拒中亲美”,反而加速了中国构建替代通道的决心。
届时,巴拿马运河失去的将不只是一个重要客户,而是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经济的逻辑终将胜过一时的政治投机。
结语
巴拿马港口风波绝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反中经济战”的缩影,但历史经验表明,霸权逻辑终将反噬自身,中国以两洋铁路等务实方案回应挑战,既维护国家利益,亦为全球贸易提供多元选择。
巴拿马若执迷不悟,终将发现,站队霸权带来的不是安全感,而是被边缘化的风险,世界期待真正的公平秩序,而中国,正在成为这一秩序的捍卫者与建设者。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