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08-05,德国一家生物技术企业以高达78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抗癌药物BNT327的全球开发与市场运营权转让给美国一家国际制药巨头。
这笔交易表面上与普通民众毫无关联,但实际上,这颗“抗癌新星”最初的研发者是中国本土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当时以10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德国企业。
这是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最终却未能获得预期收益,转售价格与最初成交价之间竟相差几十倍。此事曝光后,网友们纷纷感叹“太亏了”!
那么,中国自主研发的药物,为何会落入外资之手?
中国抗癌新星
在医学界,BNT327这一代号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具创意的分子结构。它采用双靶点机制,如同一把能打开两把锁的钥匙:一方面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精准识别并摧毁癌细胞。
另一方面,它还能破坏肿瘤赖以生存的血管系统,从根本上切断其营养来源。这种双重作用机制,旨在解决传统化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问题,为癌症患者提供一种更高效且副作用更小的治疗选择。
这并非纸上谈兵,在全球生物制药领域,BNT327凭借其出色的早期临床表现,迅速跻身全球同类药物前列。
当默克与葛兰素史克(GSK)的同类项目接连受挫时,BNT327的临床数据却持续亮眼,一度位列全球前三。它无疑是中国本土创新药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然而,实验室中的辉煌成就,并未能缓解其研发公司普米斯生物科技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药研发是一项耗资巨大、周期漫长的系统工程,通常需要十年以上时间和数亿美元投入。普米斯在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获得超过2.4亿美元后,却在2021至2023年间陷入了融资停滞。
这项具有巨大潜力的科研成果,就这样被资金链问题所困,在外界高度关注中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资本巨头的焦虑
商业世界的规则向来残酷无情。当普米斯在国内遭遇融资困境时,欧美制药巨头却正为另一场危机而焦头烂额。
例如诺和诺德的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其专利保护即将到期,届时仿制药将如潮水般涌入市场,严重冲击其销售收入。为填补未来产品空缺,跨国药企纷纷将目光投向风险更低的外部并购。
一边是急需资金维持运转的创新企业,一边是急于寻找新药填补未来产品线的国际巨头。
一场关于技术与资本的博弈就此展开。德国生物公司BioNTech率先出手,其最初的报价极为保守:仅支付5500万美元首付款,便获得了BNT327在中国以外的全部权益,并将后续付款与药物的临床进展挂钩。
这一交易充分暴露了买方的精明与卖方的被动。一个项目的最终价值,往往取决于它最终归属谁。
巨额价值的瞬间释放
僵局并未持续太久,2024年,普米斯最终决定整体转让,以约十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及其核心资产BNT327一并出售。
对于当时的普米斯股东而言,这是一笔可以立即兑现的确定性收益。它规避了未来巨大的研发不确定性,也使前期投入获得了明确回报。此时,BNT327的资本价值似乎被市场清晰地定格在十亿美元。
然而,几个月后,剧情急转直下。BioNTech迅速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合作协议,总金额高达111亿美元,共同推进BNT327的全球开发与商业化。
从最初的5500万美元锁定部分权益,到转手撬动111亿美元的合作,这已不是简单的转售获利,而是一次彻底的价值重构。
BioNTech凭借其全球网络、雄厚资金和品牌信誉,将同一项资产的潜力全面释放,向世界展示了资本运作的魔力。这颗“抗癌新星”在他们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当那些令人震撼的数字逐渐平息,人们才真正意识到,这场交易背后所失去的远不止金钱。
普米斯被收购后,其核心研发团队的角色悄然转变,从主导者变为执行者。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彻底失去了对这款尖端抗癌药物的控制权,包括未来定价、供应链优先权以及后续研发方向。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电影《我不是药神》中那些令人揪心的场景。当救命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价格便可能成为普通患者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已不只是商业层面的得失,而是一个关乎全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议题。普米斯的“出海求生”,以这种方式收场,令人惋惜——因为它不得不交出了自己的主导权。
普米斯的命运,并非中国创新药企走向国际的唯一路径。在国内,已有更具战略眼光的合作范例。例如传奇生物在与美国强生合作开发CAR-T疗法时,成功争取到海外市场五五分成,真正实现了平等合作。
而关键的中国市场,则牢牢掌控主导权,确保国内患者能够用得起、用得上。同样,三生制药也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与辉瑞等国际巨头实现双赢,公司市值稳步上升。这些案例清楚地表明,与行业巨头合作,并非只能被吞并,也可以实现共赢。
结语
回看普米斯的结局,尽管有融资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但也给中国创新药产业敲响了警钟。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脆弱与挑战。
这颗“抗癌神药”的跨国之旅尚未结束,它的故事也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沉重的问号,悬在中国创新者的头顶:在这场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真正的胜利代价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还将伴随我们很久。
信息源:
搜狐网 《2025年中国创新药企:迈向全球市场的出海之王报告》。投资界 《创新药出海启示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