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儿童洗衣液、儿童面条、儿童护脊书包……近来,打上“儿童”标签的商品越来越多。虽然通常其价格高于其他同类型产品,但出于健康、便利等方面考虑,不少父母仍愿意为此买单。而有问题的“儿童商品”却屡见不鲜,一些商家利用家长的育儿焦虑,将一些材料、功效并无特殊用途的商品,冠以“儿童专用”来坑骗消费者。更有甚者,一些“儿童商品”被检测出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直接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儿童商品要在选材用料、工艺制作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接下来,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生产、虚假宣传等行为。家长也应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提高对商家宣传和网红产品的鉴别能力,不简单遵从“贵即是好”的消费观念,根据实际需求和商品质量为孩子购物。通过全链条闭环管理,切实守护好儿童消费安全。(时 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