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前线,红军城战报传来。围城俄军换了打法:“围三缺一”与“中心开花”两大战术,配合得天衣无缝!
俄军尖兵以一当十突入红军城市中心的同时,11万大军终于完成了对红军城内部数万乌军以及雇佣兵的合围。那么这一次,泽连斯基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能够如期上演吗?
当地时间3日,一名俄媒记者对外披露称,红军城方向的俄军部队,正在试验一种新战法。
即一边在地面部队还没有取得突破的西、北、东三面布下重兵把守,另一边在夺取部分城防阵地、已经打开门户的南面战场以小规模部队渗透、制造混乱、让敌军自乱阵脚的战法,取代一味猛攻的常规战阵。
俄军正在运用一种与我国古代兵法中“围三缺一”记载相类似的新型作战方式,这一消息得到了乌克兰方面的确认。
其武装力量总司令瑟尔斯基日前接受采访时证实,除了南部城防不稳之外,其他三个方向的防守,仍然非常坚固。另外他还表示,红军城前线的俄军,确实正在采取轻步兵化整为零、大规模渗透的战法。
除此之外,瑟尔斯基还对外宣称,俄军潜入红军城内部的所谓“尖兵小队”并不很难对付。按照他的说法,在经过初期的短兵相接之后,红军城守军已经适应了俄罗斯小股部队的袭扰战法。
如今,红军城守军正在着手建立反破坏预备队,专门针对俄军小股部队和尖兵突进进行围捕、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有不少媒体早在上周就开始“吹风”称,过去三年时间一直坚守红军城的数万“有生力量”已经在乌克兰军方高层的安排下有序撤离,最终俄罗斯军队占领的,必将是一座空城。
但是,从瑟尔斯基接受采访时誓要保住红军城的坚定态度来看,至少到目前为止,乌军高层都不曾动过放弃红军城整个战略要地的念头。
那么,瑟尔斯基在采访时宣称的,组建反侦察小队、破坏俄军攻势的战法是否如他所说,能够取得奇效呢?
正所谓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从近48小时红军城的战线变动来看,乌军战术似乎没有达到预期。
一方面,根据战地观察员当地时间3日的披露,俄军尖兵小组不仅从南面一路杀进红军城市中心,还很快构筑防御工事、站稳了脚跟。
另一方面,一名在战争间隙接受采访的乌克兰低级指挥官,暴露了乌军守城不力的事实。他在采访时表示,渗透进入城内的俄军非常难对付,他们要么扮作平民,要么身穿隐蔽性极强的潜水衣突然出现在乌军后方营地,让乌军在猝不及防间便折损兵力。
另外,这名中下层军官还抱怨称,尽管当地乌军无人机部队的规模是对手的三倍,但由于在攻防方面始终处于劣势,导致乌克兰无法展开大规模无人机攻势,可惜了这么多精良的无人机部队装备,随时有被“憋死”的风险。
由此可见,红军城守军的战意已经不那么坚定了。然而,乌军高层似乎习惯了对中下层发出的声音置若罔闻,一个劲儿地采取添油战术,往红军城派兵。
据悉,为了尽快围剿突入市中心的俄军尖兵、避免“中心开花”战术的攻击,乌军高层果断从其他战场抽调第九军、第七空降军的部分队伍进城增援。
按照乌媒的说法,此番入城增援的乌军,规模上突破了一万人。也就是说加上原本就驻守的老部队,乌军同样在红军城防线组织起了数万之众。坦白讲,在前线士气出现明显衰退的情况下,还在大量囤积守军,这并非明智之举。
实际上,从现在开始缓缓降低守城强度,同时策动主要力量集中突围,是解决红军城困局的最好选择,倘若这样做了,这多达数万的乌军有生力量才不至于在付出无谓的牺牲之后被消耗殆尽。
现在,一道选择题被摆到了泽连斯基面前。是暂时后撤,还是死磕到底?这个事关数万人生死存亡的决断,终究还是在红军城守势岌岌可危的时刻到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