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我买个最新款的电话手表嘛!过完暑假开学我要惊艳全班!
你的电话手表不是才刚用了半年么,又没坏,换啥换。
不嘛,我就要最新款的。放暑假,好几个同学都换了,我也要!
娇娇,不能攀比这些,你现在这个就挺好的,没必要换。
不嘛不嘛不嘛,人家都升级了……啊啊啊5555
又闹起来了,天到黑过场多……
“人家都有xx,我也要”
“妈,我想要xx,别的同学都买了”
这是不管哪个年龄段的爸妈
都逃不过的头疼时刻
给他买吧
怕他养成攀比的坏习惯
不给他买吧……
相信不用说大家都已经能够想象到
娃儿即将“鬼哭狼嚎”的画面
怎样在不伤害亲子关系的情况下
把这个事儿拿捏好喃?
本期分享嘉宾:李玥芸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
心理老师
心理小TIPS
孩子的“从众”,是成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这也是孩子融入群体的一种方式,我们的任务是需要帮助孩子区分“需要”与“想要”。
其实比较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它也有积极的一面。非物质的比较能化为孩子成长的动力,激发与他人比较后的上进心,能让孩子不断突破自我。
那不好的比较
又应该怎么办?
具体可以分为
四个步骤来操作:
看见孩子的需求
如何应对不良攀比
孩子想要最新款电话手表,可能不只是为了看时间、打电话,而是看到同学都有,怕自己没有就融不进群体,想借此获得关注、拥有交友 “筹码”。
孩子表达对某一物品渴求,也许是在寻求新奇感、同伴的认可或者是渴望被理解。
作为家长,可以尝试用话语去回应这份需求:“我看到你真的很喜欢这件物品,它看起来很有趣。”这样的回应,让孩子需求被关注、被理解,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亲子连接。
评估合理性
如何应对不良攀比
合理的需求,可以适当满足,这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支持。
像孩子看到同学有新款文具就想要,这时得想想,是孩子真的需要,还是单纯跟风。
如果孩子现有的文具功能无碍,只是款式旧些,那这个需求似乎就不太合理了。
对于不合理的,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且一定要告诉孩子原因。
像 “妈妈很爱你,但是妈妈也有很多事情不能依着你。家里已经有类似的文具,还能正常使用”,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欲望都能即刻满足。
理解情绪和感受
如何应对不良攀比
面对拒绝,孩子可能哭闹、耍脾气,那份失望、难过一定是真实的。
你可以温柔地说:“我知道你现在很失望,没能买到喜欢的物品确实让人难过。如果你因此觉得有情绪,不肯走,流眼泪,妈妈也理解,妈妈可以陪着你。”这样的接纳,不是鼓励孩子继续哭闹,而是让TA知道,TA的感受爸爸妈妈能够看到。
持久战:增强孩子的内核
如何应对不良攀比
孩子的内在力量和自我价值感,可以提升他们应对同伴压力的能力。在面对外界诱惑时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不会仅仅因为别人拥有就觉得自己需要。
父母要学会有真凭实据地赞美孩子。
其实,赞美孩子也是一门“技术活儿”。夸奖要有细节,有真凭实据,才会真正夸进孩子心里,否则就成了为了夸奖而夸奖的“敷衍”。
父母的夸奖可以鼓励孩子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养成属于孩子自己的“个性标签”。
一个有自己“个性标签”的孩子,他无论在哪里都拥有了融入群体、交友的“非物质筹码”。
在培养“个性标签”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小目标,并在达成后庆祝,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当孩子身上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
成为了一个有特点或特长的孩子
物质就不会成为他们
用于获取别人关注的主要工具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
咨询电话:028—27215514
局长信箱:jysjyjqzjb@163.com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简阳市教育局官方微信【简阳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