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次,“花和尚”释永信算是彻底栽了,舆论闹得如此之大,种种恶行更是被公之于众,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颠覆众人的三观。
然而,关于释永信的丑闻并不止是钱多、情人多、私生子多,最关键的是他的野心居然大到想要在老家村里建寺庙,这到底是有多贪啊!
释永信如今倒台了,老乡才敢说实话,不然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吭声。
并且根据释永信老家村民里的曝料:当初为了建寺庙买地,还承诺一家给三万补偿,买下一个村,谁要是不同意就恐吓威胁村民。
这一听起来不就是妥妥的“黑社会”吗?三万块就想把别人的家给扒了,他就没想过这样做,让这些没有家的人住在哪里?
释永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难道普通百姓就该任由他欺压吗?又是谁给他的权利让他如此狂妄?
人前人后两副面孔
其实,从释永信身上,众人只能用“荒唐”两个字来形容他的所作所为。
作为佛家弟子,身为一寺之主,借着职务之便肆意敛财,虽说少林寺在释永信的领导下,确实被发扬光大,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座寺庙的存在,甚至于名扬海外。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居然是基于为释永信个人赚钱的目的,这不就是把诸位游客当成“傻子”一样,给耍的团团转嘛!
最后的结果就是,释永信借着袈裟的伪装,开办了多家公司,赚到钱买了车买了房,同时还“买”了诸多女人和孩子,完全背离了佛家信仰。
发生在释永信身上的事,每一件听起来都相当离谱,这得是多大的胆子,敢公然做出这等勾当?
待释永信出事之后,也有记者知道了他的老家,试图在他曾经生活过得地方找到一些他“坏根”的蛛丝马迹。
果然,在他老家安徽颍上黄坝乡花毛村,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了他的“惊天大秘密”。
刘家老宅
并非天生的坏种
在颍上本地,释永信的名字没有多少人知晓,知道这个人的也就无非是本村里的老人,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和释永信一起长大的。
那么,释永信真的是天生的“坏种”吗?这些记忆里的玩伴,对这位远走他乡,出家当和尚的释永信又会作何评价呢?
从一位村民的口中,众人得知了释永信的儿时生活。
在花毛村生活的时候,释永信还没有这个名字,村子里的人都唤他刘应成,也就是释永信的俗名。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大家为了能有口吃的,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小孩子们甚至在别人家的田间地头偷菜吃,就算被主家知道了也奈布不了他,谁让这些还都是孩子呢!
但在村民的记忆里,自己比刘应成大上几岁,可这种事他却一次都没有干过,因为太过老实,甚至还总在一堆孩子里挨欺负。
也正是因为刘应成在同龄的孩子里显得“格格不入”,反倒衬托出了他的心性善良。
是能力还是手段?
后来到了十六岁那年,刘应成遇到了一位少林僧人,也就是这位僧人,改变了刘应成之后的人生轨迹。
僧人看了刘应成的面向,认为这个孩子非常有佛缘,便给他留了个地址,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进到少林寺拜师学艺。
就是在这冥冥之中的巧合,16岁的刘应成踏入了少林寺,并拜释行正为师,取名释永信,自此开启了他诵经打坐的佛家生活。
释永信可能天生就与佛家有缘,才进入少林寺六年,就做到了方丈的位置上,要知道,他师傅释行正能也是40多岁才当上方丈,但爱徒释永信22岁就能掌管一寺,可见其手段有多不一般。
之后他便长期生活在少林寺,村子里的人对他的事就不太清楚了。
直到释永信的父亲去世,他才回来料理了后事,并拿钱给村子修了一条路,这条路还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永信路”,可见村民对他也是颇为敬重的。
虽然释永信这么多年都没有在家乡活跃过,但他的兄弟姐妹们可是一直都没闲下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离花毛村不远的小店村,有一座名为永乐购物广场的超市,村里的广场还有一家永乐商务会馆,幕后老板都是释永信的大哥刘应保。
有村民透露:当年刘印保夫妻两个去少林寺看释永信,回来的时候提着两个尼龙袋,里面装的都是钱!
之后刘应保就变得很张扬,就差在村子里横着走了,这中间的利益关系不言而喻。
在用了商务会馆的门前,摆放着用绿布盖着的大佛像,看着绿布的痕迹,这尊佛像在这里已经有些年头了。
并且,花毛村的村民还说,摆在小店村的那尊佛像,当初就是释永信的亲戚,打算在村子里建一所寺庙而专门购置的,但因为地皮没有谈拢,最终建寺庙的事被搁置了下来。
之所以没谈拢,是因为他们打算将村子里的土地房屋给拆掉,同意拆迁的一家给三万,买下整个村子,要是不同意就恐吓威胁这些村民,好让他们就范。
但是这几万块钱,在外面连个猪圈都买不到,更别说是房子了,村民自然是不同意的,最后也是因为没能协调好,建寺庙这事便被搁置了下来。
这也是看释永信倒台了,老乡们才敢把实话说出来,虽然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释永信都没有出面,但如果不是他的主意,谁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干这事?
根据暴风眼记者的这些曝料,才明白,原来释永信的野心与家人也有很大关系,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作恶,坏在坏在没能守住内心的欲望,坏了佛家的规矩!
结语
在释永信这位风流和尚身上,真正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墙倒众人推”,所以和他有过交集的人都对他避之不及,恐怕会遭受牵连。
如今的他身陷囹圄,接受调查,真正的做到了一名僧人该有的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
只可惜,如今的“清净”对释永信来说,来的太迟了,他已经沦为的佛门的耻辱,法律的罪人,对他这号罪大恶极之人绝对不能姑息!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凤凰网财经2025-08-03关于“风暴眼丨“他老实得很!” 颍上老人口中的释永信,还回得去吗?”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